衡水市美利达股份有限公司锅炉运行时氮氧化物不能稳定达标排放,启停锅炉时尤为突出。
我们建立了一个颗粒物遥感监测网络,分为卫星遥感和地基遥感两部分。据悉,在大气科技项目设置上,2017年,我国将继续开展大气自由基及纳米颗粒物化学组分在线测量技术、影响区域排放与沉降响应的关键大气过程等研究,在污染源全过程控制技术方面,开展燃煤电站、冶金和建材行业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民用燃煤污染控制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等。
为了让数据好看一些,有城市在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周围实施精准治理,如车辆禁限行、清扫车重点洒扫不久前曝出的多起弄虚作假事件,为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蒙上了阴影。对此,环保部环境监测司副司长吴季友说,十三五期间,将对1436个空气质量监测国控网点进一步优化,更能客观反映空气质量情况。数据是预报预警系统的基础。李倩说,广度指监测范围越来越大,之前仅在京津冀范围,现已扩展到周边7省市。目前,卫星环境遥感监测已在国内多领域应用。
卫星遥感监测让数据无法修改对于地面监测站被精准治霾的问题,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贺克斌说,地面站数据有被修改的可能性,但天上卫星实时传输的环境数据无法修改,可与地面站数据相互印证。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说,全国PM2.5监测网已建成,监测站在京津冀布局得更密集。在环保部2月23日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环保部副部长赵英民坦陈,一些地方的应急预案确实存在没有完全落实的情况。
由环保部领导带队正在进行的今年一季度空气质量督查发现,一些城市的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执行仍存在问题,其中,督查发现河北省沧州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编制不够合理。赵英民说,评估的结果以及重污染应急预案落实不实都将公开。这是当前的一个重点,也是环保部部领导带队下去督查的一个重要目的。相关媒体人员在参加环保部组织的去年年末以及今年年初的跨年空气重污染督查中,就发现山东省济南市虽然发布红色预案,但是,也未执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
红色预警的减排效果只相当于蓝色预警二次源是指各污染源排出的气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氨等,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二次细颗粒物。
为什么京津冀地区会是这样一个状况呢?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外因就是京津冀地方有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是一个弧状山脉,容易聚集污染物。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首席科学家贺泓:机动车所排放的污染物大部分是气态污染物,比如说氮氧化物VOC,它在后期会产生二次颗粒物,氮氧化物会变成硝酸盐,VOC会变成二次有机颗粒物,同时,氮氧化物和VOC的存在,还会促进二氧化硫向硫酸盐的转化,所以机动车对呈霾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二次颗粒物的贡献上。雾霾到底是什么,又是哪些原因导致了雾霾的产生?这几年治霾成效在哪里?PM2.5到底长啥样2016年到2017年的跨年雾霾给人印象深刻。另外一个实验中,一个管子里是颗粒物,另一个管子加入含二氧化硫的空气,当这两个管子里的东西混合在一起时,能看到气态的二氧化硫向颗粒物转化。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硫酸盐来自于燃煤,硝酸盐来自于燃煤跟机动车、工业等等排放出的氮氧化物,铵盐是来自于农牧业,当然工业也有一部分铵盐,另外还有有机碳或者叫有机物。人的头发直径大概是50到70微米,PM2.5颗粒只有人的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到三十分之一。实验说明,原来的气态污染物在大气里面通过转化,会生成大量的颗粒物,这实际上也是霾的形成途径之一。北京是后工业化时代了,超大城市,主要污染来自生活交通污染,比如说具有代表性的氮氧化物。
中国气象局的探空分析发现,2013年的逆温层高度是1700米,2014年是2000米,2015年是1000米,2016年变成了500米。除了排放的原因以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气象条件发生了变化,越来越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杨员每天要采集两次,在跨年雾霾这几天,他采集的膜只有1月2日上午是白的,其它时间都是黑色的。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顾行发:从2013年采取大气行动计划以后,从年平均的角度来讲,可以明显看到主基调由红变成了绿,变成了蓝,这是一个稳步下降过程,完全用卫星把一年的数据平均下来得到的,反映的不是一天两天的偶然的现象,反映的完完全全是一个综合情况。
环保部近日发布的2017年1月份全国空气质量显示: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PM2.5浓度同比上升43.8%。一组北京市从1999年到2016年的卫星遥感观测图显示,颜色每年都有不同,2013年最红,但是这两年颜色却开始变绿了。据专家介绍,京津冀的钢铁产量占了全国40%~50%,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消耗的煤每年超10亿吨,比美国全国消耗煤总量都要高。专家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因为发动机排放的主要是气体不是PM2.5颗粒。这七类主要成分是有机物、硝酸盐、硫酸盐、铵盐、元素碳、氯盐、痕量元素等。曾经有人做过实验,测量家用机动车尾气排放中的PM2.5的数值,发现机动车尾气中的PM2.5的数值并不高。
天津是工业化后期,也是超大城市,但是它的典型污染行业是石油化工所带来的典型的VOC污染。实验往烟雾箱里加了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这些都是机动车会排放的气体,过了两个小时,仪器显示,烟雾箱里的颗粒物在增加。
为什么我们感受不到PM2.5下降了?北京市2016年的PM2.5的平均值是每立方米73微克,无论是从地面观测数据上看,还是从卫星遥感观测结果上看,从2014年开始,这个区域的空气质量在逐年好转,但是,为什么我们感受不到呢?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顾行发:我们分析发现,这是一个季节变化的问题,全年污染降低了,但是细分析发现,冬季的PM2.5数值不仅没有降低,甚至还有一点增加。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祥德:由于逆温层上面是暖的,下面是冷的,空气的垂直扩散对流很弱,且根本不可能突破逆温层,在这个情况下污染状况就压缩在逆温层之下,就像房间越来越小了。
冬季污染的增加让人们感觉到雾霾越来越重,但是其他季节污染减少,导致年平均值降低了。去年入冬以来,京津冀地区就经历了多次重度污染。
我们很难改变地形和气象条件,但是可以通过改变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红色代表PM2.5的年平均值(单位:微克/立方米)在120到150之间,黄色代表PM2.5的年平均值在90到120之间,绿色代表PM2.5的年平均值在60到90之间,蓝色代表PM2.5的年平均值在30到60之间。河北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化前期,或者叫中期,主要是重化工,散烧煤典型的污染是二氧化硫,还有农畜牧业氨的排放,造成了复合的大气污染。如果把京津冀地区比做成一个房间,这个房间本来就不是南北通透的,只有一面有窗,而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冬季的风少了,不仅风少了,屋顶的层高也低了。
从卫星观测图可以看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颜色最重,从红色到黄色深浅不一。京津冀复合污染卫星图像显示近两年污染减轻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首席科学家贺泓:京津冀是一个典型的复合污染格局。
数据显示,2015年4月份到9月份京津冀地区的PM2.5平均数值已经接近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但是在两头,也就是冬季的数值要高出很多。内因是这个地方排放的污染物的量接近或者超过了大气容量,这个地方的社会活动水平,每平方公里比全国高2到3倍,甚至有些到4倍。
记者来到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通过卫星遥感图象,不仅可以看到雾霾分布和变化,科学家还可以计算出相应的PM2.5的数值,这个数值跟地面观测到的数值几乎一样。虽然我们烟少抽了,比方两根变成一根了,但是空间变小,烟仍然产生了很大作用。
PM2.5的来源非常复杂,可以分为一次来源与二次来源,也叫一次颗粒、二次颗粒:一次来源又可分为人为的与自然的,人为污染源是指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形成的污染源。到了2016年,同样12月份,虽然我们减排,但是房间变小了。那么,我们看不见的PM2.5到底是什么东西呢?PM2.5从哪儿来?PM2.5指的是质量浓度,把它分解成化学成分,无非是七类。这些地方煤炭消费量在快速增长,过去这里年人均消耗煤不到1吨,现在平均每年每人消耗3~4吨,再加上人口增加,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北京市1000人有300辆汽车,只有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才能彻底改变京津冀严重污染的状况。
为什么京津冀地区冬天的PM2.5的数值依然高居不下?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核心内因是排放,重要外因是气象。中科院从2012年9月开始启动了关于雾霾的追因与控制的专项研究,主要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为核心,对这些典型区域雾霾形成的物理化学机制进行研究,为控制雾霾污染提供科学可行的技术和政策解决方案。
虽然气象条件的变化给治理雾霾带来了新的挑战,但我们要明白:排放是内因,气象是外因。汽车尾气为何会产生PM2.5?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永春做了一个实验,模拟排放的污染气体在大气里面的转化过程。
但是,发动机排放的气体会在空气中形成PM2.5颗粒。冬季在中国的北方地区,京津冀要采暖,这个民生的刚需,使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平均增加了将近30%。
顶: 2272踩: 89577
评论专区